- · 江淮论坛版面费是多少[06/30]
- · 《江淮论坛》投稿方式[06/30]
- · 《江淮论坛》期刊栏目设[06/30]
滁州市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全面促进乡村振兴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滁州市“串珠成链”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,施集镇显然是其中一颗耀眼珍珠。风景道途经施集镇8个村,总里程32.38公里,经悠乐谷田园综合体、九天峰、葡萄泉、井楠茗宿等多个景点
滁州市“串珠成链”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,施集镇显然是其中一颗耀眼珍珠。风景道途经施集镇8个村,总里程32.38公里,经悠乐谷田园综合体、九天峰、葡萄泉、井楠茗宿等多个景点景区,串联孙岗村、施集社区、李集村3个美丽乡村建设点。这里以风景道上龙蟠村为起点、以醉美茶香风景环线为定位,谋划项目20余个,带动近2.2万农民增收致富,推动沿线村集体经济增收约800万元。
滁州市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中,注重加强顶层设计,加快发展乡村产业,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,深化农村改革,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,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,以更有力的举措、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持续推进。
日前,记者在南谯区施集镇遇到来自浙江省的游客赵先生,他和几个“驴友”正是冲着“江淮分水岭风景道”慕名而来。“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彩虹道上,呼吸着带有泥土和谷物芬芳的新鲜空气,领略山野间独特的江淮风光,令人心旷神怡。”赵先生由衷地赞叹:“八百里皖江、千里淮河,隔‘滁'相望;以江淮分水岭为界线,一岭分南北,江淮各自流。”吸引这群游客的,正是这神奇的自然风貌。
来源:人民网-安徽频道
今年,滁州市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工作,制定三年工作计划,推进一批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、重大计划落地落实,力争到2024年风景道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或接近3万元。
江淮分水岭风景道,是一条党政主导、社会参与、统一规划、市县联动、整合资源、整体推进的全域旅游风景廊道。按照主要依托风景道、但不限于风景道的工作思路,全市谋划了一批重点区域,计划通过三年时间,推动形成一批产业强、生态美、乡风好、治理佳、百姓富的示范段。通过串珠成线、以线带面方式,引领全市全域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。(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杨海燕)
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打牢发展基础。据统计,风景道重点村可建设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面积约有105万亩。计划在今年全面铺开,到2024年全部完成。各地将组织编制重点村高标准农田整村推进规划,按照规模连片、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,引导促进土地小块变大块,进行农田“宜机化”改造,集中打造风景道上高标准农田建设“精品工程”“示范工程”。
振兴路上全面保障
以资金投入强化支撑。各地将更多资金向风景道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倾斜,向能够探索更多改革经验的地方倾斜,确保形成财政优先保证、县域内金融投资平台资源重点倾斜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以“打造百亿小岗”为“龙头”,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“龙身”,8个县(市、区)加快项目打包、加速产业布局,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,是滁州市谋划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思路。
风景道上百花齐放
以村庄规划释放空间。滁州市各地已将规划情况进行摸底,摸底行政村119个,涉及村民组2017个。各地按照摸底情况,立足实际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统筹全局、认真谋划;党政分管负责同志深入一线、带头研究;各级各部门联动写作、多方参与,结合实际,逐村逐户掌握实际需求、分析具体情况。
全椒县则依托“儒乡慢境”江淮分水岭风景道,精心谋划“四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”。天长市以“天长地久”为主题,按“1-520”思路打造“浪漫爱情线”。南谯区按照“一环两带”核心示范的发展格局,计划利用3年时间,带动近5.6万农民增收致富,拉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000万元。琅琊区实施“136”乡村振兴发展规划,科学布局“三个示范片”建设,着力打造“六个会客厅”。
以改革赋能激发活力。在示范段上持续巩固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,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面提升,既要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、能推广、利修法的制度性成果,更要以俯瞰的视角领会整市试点的深刻内涵。
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。农业强不强、农村美不美、农民富不富,决定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滁州市依托400多公里风景道建设,全面促进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稳产增产、农民稳步增收、农村稳定安宁。
文章来源:《江淮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jhltqk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8/844.html
上一篇:奔跑在新时代文脉涌江淮
下一篇:江淮汽车龙虎榜:机构净买入1.52亿元